二沉池運行常見問題詳解及解決方案
發布時間:
2025-10-10
二沉池運行常見問題詳解及解決方案
二沉池(二次沉淀池)是污水處理系統的核心環節,承擔著泥水分離、污泥濃縮和回流的重要功能。其運行效果直接影響出水水質和后續生物處理單元的穩定性。然而,實際運行中二沉池常出現污泥上浮、出水懸浮物超標、溶解氧異常等問題。本文結合工程實踐,系統分析常見問題的成因,并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。
一、污泥上浮問題解析與應對
(一)反硝化導致的污泥上浮
現象:二沉池局部區域出現大塊污泥上浮,表面伴隨氣泡,污泥呈灰白色或鐵銹色,出水硝酸鹽濃度升高。
成因:
1. 曝氣池硝化作用強烈,混合液中硝酸鹽(NO??-N)濃度過高;
2. 二沉池停留時間過長,溶解氧(DO)低于0.5mg/L,反硝化菌將硝酸鹽還原為氮氣(N?);
3. 氮氣附著于污泥絮體,導致密度降低而上浮。
解決方案:
1. 縮短停留時間:加大回流污泥量,減少污泥在二沉池的滯留時間(建議停留時間≤2小時);
2. 優化硝化控制:通過降低污泥齡(SRT)或減少曝氣量,控制硝化程度;
3. 強化末端充氧:提高曝氣池末端DO至2-3mg/L,確保進入二沉池的混合液DO≥1.0mg/L。
案例:某污水處理廠通過將污泥回流比從50%提升至80%,同時減少曝氣池停留時間0.5小時,成功將二沉池污泥上浮頻率降低80%。
(二)污泥腐化導致的上浮
現象:污泥呈黑色塊狀,伴隨強烈腐臭味,上浮區域水質渾濁。
成因:
1. 污泥停留時間過長(>4小時),局部缺氧導致厭氧代謝;
2. 排泥設備故障(如刮泥機卡死、排泥管堵塞),污泥沉積板結;
3. 泥斗設計不合理(坡度<45°),污泥無法順利下滑。
解決方案:
1. 加強排泥管理:每2小時排泥一次,每次排泥時間控制在5-10分鐘;
2. 設備維護:定期檢查刮泥機軌道、鏈條潤滑情況,清理排泥管堵塞;
3. 結構優化:改造泥斗坡度至50°-60°,增設壓縮空氣擾動裝置防止積泥。
數據支持:某廠通過將排泥周期從4小時縮短至2小時,并改造泥斗坡度后,污泥腐化上浮問題徹底消除。
二、出水懸浮物超標問題解析
(一)污泥膨脹導致的跑泥
現象:二沉池出水渾濁,SS>50mg/L,鏡檢發現污泥絮體細小、松散,SVI(污泥體積指數)>150mL/g。
成因:
1. 絲狀菌過度繁殖(如021N型、Type 0041型);
2. 污泥負荷過低(F/M<0.1kgBOD/kgMLSS·d),導致污泥自身氧化;
3. 營養比例失衡(BOD:N:P<100:5:1),缺乏微量元素。
解決方案:
1. 投加藥劑:短期投加聚丙烯酰胺(PAM)或次氯酸鈉(NaClO)抑制絲狀菌;
2. 調整負荷:提高進水有機負荷至0.2-0.3kgBOD/kgMLSS·d,或減少剩余污泥排放量;
3. 補充營養:按比例投加尿素(N源)和磷酸二氫鉀(P源)。
工程實踐:某廠通過投加0.5mg/L的PAM,同時將BOD:N:P調整至100:6:1,3天內SVI值從180mL/g降至90mL/g。
(二)短流導致的沉淀效率下降
現象:二沉池局部水流速度過快,污泥未充分沉淀即被帶出,出水SS波動大。
成因:
1. 進水分配裝置故障(如穿孔墻堵塞),導致水流不均;
2. 出水堰不平整,單位長度溢流量差異>20%;
下一條
實時新聞
2025-10-24
2025-10-24
2025-10-10
2025-10-10
2025-09-30
安徽寶綠光電工程有限公司
聯 系 人: 王經理
咨詢熱線:139 5605 0105
固定電話:0551-64535800
售后服務:139 5605 0105
郵 箱: 285965278@qq.com
地 址: 合肥市新城經濟開發區金陽路33號
掃描訪問手機版